7月4日,鹤城街道东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联合“青音译站”志愿团队,开展了一场充满温情的“Friday?福来日”特色助老服务。在青田,“一老扶一小,一小暖一老”的组合是常见的家庭模式,而志愿者们的到来,让这份温情愈发浓郁。
“阿姨,您看,点这里就能联系到网格员。”志愿者手指在手机屏幕上轻轻滑动,耐心地教金阿姨激活“青亲里”小程序。金阿姨的子女都远在海外,她11岁的小外孙趴在一旁的桌子上,好奇地张望。考虑到祖孙俩的交流习惯,志愿者切换着普通话与青田话,用邻里间唠家常的语气,分享着防溺水、反诈骗的鲜活案例,逗得小朋友时而皱眉思索,时而咯咯直笑。
待安全知识讲完,志愿者取出零食大礼包,轻轻放到小朋友怀里:“小家伙,这是给认真听讲的奖励!在家要乖乖听外婆话,当好‘小管家’,要是发现插座冒火花、陌生人乱敲门,记得第一时间打电话。”小朋友攥着礼包,眼睛亮晶晶的,重重地点头。随后,志愿者又坐在金阿姨身边,细细询问近期睡眠好不好、外出注意防暑,顺手把社区的“爱心卡片”塞进老人掌心,指尖的温度仿佛也传递着关怀。
在76岁的傅阿姨家中,志愿者亲热地牵着阿姨的手笑着说:“阿姨,您这身体硬朗着呢!天热少出门,要是缺啥少啥,随时给我们打电话。”志愿者一边叮嘱,一边递上装有防中暑药品的“清凉包”。除了关注健康,志愿者还仔细检查老人家中的药品保质期,清理过期保健品,反复查看厨房煤气、电器使用情况,不放过任何一个居家安全隐患。
志愿者还热情邀请小朋友们参加东门社区将于7月21日开课的“逐梦盛夏?不负暑光”暑期公益课堂。听到课堂有非遗鉴赏和爱国教育内容,小朋友那雀跃的神情,让金阿姨笑得合不拢嘴:“这下小祖宗暑假有地方去了,我也能喘口气。”这种“既解夕阳之忧,又护朝阳之乐”的服务理念,正是东门社区服务的特色所在。
东门社区作为侨乡特色社区,构建了立体化服务体系:“Friday?福来日”专注解决年长居民的急难愁盼,“沐光课堂”等各类课堂守护青少年成长,“青音译站”凝聚青年志愿者力量,“奔跑者之家”温暖新就业群体,还有各类时令主题活动丰富居民生活。在这个“Friday?福来日”,东门社区用行动丈量出社区治理的温度,而这样温暖的故事,还在青田不断延续。